
外卖“新国标”要来了 规范平台服务管理。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于9月24日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该文件旨在通过标准化方法规范外卖平台的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减轻商户负担,并促进公平竞争。这标志着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将迎来新的国家标准。
今年以来,各大外卖平台为了争夺即时零售流量入口,频繁推出“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活动,加剧了餐饮市场的竞争。为此,市场监管总局与相关部门多次约谈饿了么、京东、美团等平台,要求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维护市场秩序。
征求意见稿针对当前外卖平台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不透明收费、虚假商家、“幽灵外卖”以及配送员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标准。专家指出,食品安全、配送时效和服务质量是当前外卖平台治理的主要痛点。
对于“幽灵外卖”,即无证照或不具备餐饮资质的商户通过假证套证等手段在外卖平台上经营的现象,征求意见稿从商户入驻和信息审核等方面提出系统性要求,以确保食品安全。此外,还引入了“接单控制提示”机制来解决高峰期订单积压问题,保障消费者体验。
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管理这一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中心及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等。主要外卖平台也参与了标准制定过程,对内容有充分了解。
征求意见稿还优化了平台收费规则与促销规则,明确平台对商户的管理责任,保障配送员权益,以促进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价格促销方面,规定了促销活动应公开透明、规则公平合理,禁止平台强制或变相要求商户分摊促销成本。
在食品安全方面,征求意见稿强调平台需建立严格的商户准入机制,审核资质与经营信息,提供技术支持与运营指导,加强日常管理,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同时,对外卖小哥的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权益保障机制。
这一标准不仅关注主体行为的规范,还聚焦多元主体间的行为协同,填补现有标准在主体关系协调上的空白,进一步促进外卖行业规范化发展。业内认为,为外卖平台服务制定新国标有助于回应社会关切,推动行业形成公平有序的格局,提升消费者信任度与行业形象。
自2008年第一笔线上外卖诞生以来,外卖逐渐成为我国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达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每天平均消费近33亿元。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用户群体使得外卖行业的规范与发展尤为重要。外卖“新国标”要来了 规范平台服务管理!
免息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